你来晚了,戳蓝字一键关注Kyle 回复“晚安”,可以获得一条特别的推送 微信又改版了,为了避免看不到文章
记得一定要加个星标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文:水木先生@卓绝 首发:水木先生说(shuimujunshuo)大家好,我是Kyle。
4月4日下午,张家界天门山玻璃栈道。
在距离栈道出口10米处左右,有3名男子突然留下背包,从栈道翻越跳下。
另一女子也想跳,但被人拦下。
遗憾的是,该女子事前已服毒药,送医后,不治身亡。
玻璃栈道高四百米,相当于一百多层楼。
三名跳崖男子结果毫无悬念。
事情发生后,舆论哗然。
相关通报显示,这4名游客在日常生活中并无交集,也不相识。他们是通过网络相约自杀。
4人跳崖前均服有剧毒药物。
跳崖后,栈道上的背包内留有一封遗书,内容大致是:自愿承担跳崖后果,无需任何人负责。
跳崖事件中的唯一一名女生陈婷,其生前经历备受关注。
陈婷是00后。
生于在四川内江一偏僻农村。
从呱呱坠地开始,一个“穷”字,就贯彻陈婷一生。
陈婷父母常年在外谋生,做苦力,社会最底层。
陈婷学习不好。
到了初中,学校为提升升学率,对一些成绩排名靠后的学生进行劝退。
不幸,陈婷被列入名单之中。
辍学那年,陈婷才16岁。
之后离开家乡,转辗广东、成都各地谋生。
陈婷先是跟人学美容,工资有五千。
后来情况有变。
她电话跟母亲抱怨:“工资没有保底了,只有提成,这样工资就很低,想换个工作。”
截图:三联周刊
坏消息接踵而至。
去年,陈婷收到噩耗。
父亲病了,是癌症。
陈婷母亲说:我们在工厂上班一年也就只有五六万块钱,现在他(丈夫)一直在化疗,费用不低。
今年4月1日,陈婷打电话跟母亲说,自己去旅游。
母亲没有多疑。
4月4日凌晨三点,她发布一条朋友圈。
“晚安世界,我决定当一个睡美人啦。“
当日下午,跳崖前3分钟,陈婷再次更新朋友圈。
“你好世界,再见。”
这一别,成了永诀。
这就是陈婷短暂的一生。
家庭贫苦。
初中辍学。
工作不顺。
父亲患癌。
当所有看似不足为惧的困难全都堆积在一起,一个人,可能就会走向崩溃。
其他自杀者的生前经历也有一定相似性。
彭志军,33岁,家里条件极差,属于村里最穷的那一户。家里连彩电、洗衣机这类像样的家电都没有。
其本人也没有正式工作。
四处打零工为生。
也因为穷,相亲屡屡失败,光棍至今。
张财睿,23岁,家境跟彭志军相差无几。
刘志永,34岁,也在社会底层挣扎。
母亲20年前就已经去世。后来父亲又中风,跟90岁的奶奶相依为命。
而刘志永,在离开家乡后,便再也没有回来。
三联周刊在调查采访四名死者生前经历后,给出总结:
如果要寻找四个年轻人身上的共同点,贫穷带来的磨难以及不断新添的变故或许是他们的共性。
这种解释似乎跟常识相悖。
我们一般认为,人本能是恐惧死亡的,到了连死都不怕这一步,那应该就是活着本身非常煎熬。
这又无外乎两种情况:患有顽疾,或抑郁症。
可事实并非如此。
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公布过一项数据,全球每年约有81万人死于自杀。
其中自杀诱因分为三大类。
第一是精神障碍。
第二是人际关系冲突。
第三便是经济困难者。
张家界跳崖四名当事人已经永远离开。
惋惜之余,我在想,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这类悲剧发生?
有。
从社会层面讲,我们可以呼吁建立更完善的医疗、失业、养老保障制度。
一人生病不至拖垮全家。
一时失业不至走投无路。
但大的层面非你我能改变。
我们能做的,就是通过调整自我认知的方式,来减少“贫穷带来的焦虑感”。
说下我自己的经历。
我也出生底层农村,在江西,很落后的那种小村庄。
小地方市侩风气严重。
每到过年,大家聚在一起最喜欢讨论的,无非就两个话题。
“村里谁在外面混得好?”
“村里谁开的车最贵?”
在这种环境下,我“中毒”很深。
我读书很拼。
可惜,没读书天赋,高考还是落榜了。
19岁那年,我就独自买了一张票,登上前往上海的火车。
心里暗暗发誓:一定要衣锦还乡,一定要出人头地。
我当时是从事健身教练行业。
这是一个看似凭专业吃饭,实则是靠销售(耍嘴皮子)生存的一个行业。
你能赚多少钱,就看成交多少业绩。
可业绩怎么来?
需要自己去谈。
一个会员在那里跑步,你作为教练,就应该主动搭讪,然后成功把课程销售出去。
问题是,我这人性格就不善交际。
不会说话,不会迎合,骨子里有社恐倾向。
以至于吭哧吭哧干了四年,依然一无所有,焦虑万分。
坦白说,工作辛苦我能承受。
当时真正折磨我的,是精神上的内耗。
这种内耗就像是两个小人在对话。
“我已经很努力了。”
“努力有个P用,别人过年都开宝马回家,你连个比亚迪都买不起!“
“我就是个失败者。”
“对,没钱就是失败者,会被人瞧不起!“
是的,我被世俗观念绑架了。
努力不是出于热爱,是出于虚荣的追求。而一旦有落差,取而代之的就是极度焦虑+极度自我否定。
时间久了,很容易走向抑郁。
终于有天,我意外接触到写作。
很庆幸,通过观念的转变,我才终于得以自己给自己“解套”。
古人说,不容青史尽成灰。
可仔细一想,不对,即使写进了“青史”也要成灰。人会死,地球会毁灭,宇宙也有尽头。
这样来看,万物皆没有意义。
可事实不是。
任何人都可以活出意义感。
那就是遵从本心想法,过好此时此刻。
很多人之所以活得累,其实不是工作累,而是在背负太多别人对自己的期待。
他们总是担心,不攒钱买房会不会让家人失望?不结婚会不会被歧视?月薪3K是不是很丢脸?
伏尔泰说,使我们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,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。
在我看来,这粒沙子,即是世俗的评断。
想通这个道理后,我精神内耗少了一大半。
随即,辞职,找份轻松工作,用业余时间看看书写写稿。
我当时并没有多大志气,就只是想——“去特么的衣锦还乡!我才不在乎这些,过好当下才最重要。”
时至今日,我依然这样认为。
希望分享这些心路历程,能给身处同样困境中的读者一些帮助。
别人取得什么成就不重要。
别人怎么评价你也不重要。
凡有所相,皆是虚妄。
唯一不是虚妄的,就是你此时此刻的感受。你要开心,按自己意愿去活。